2007/11/30 | 不平等的现实世界
类别(我的日志) | 评论(0) | 阅读(7) | 发表于 17:03

有这样一首诗,流传自中国的宋朝,距今天已经有1000年了。诗的名字叫《蚕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诗的作者叫张俞,已经没有办法去考证他的生平和事迹了,只知道他是一个屡考不中的书生,后来隐居在四川青城山,终日处在云山雾罩之中,自号白云先生。也可能是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郁郁不得志,又给自己取了另外一个名字:太愚。


我们把这首诗翻译一下,意思可能更清楚一些:


“昨天到城里去,回来的时候泪水浸透了手巾。原来全身上下穿着绫罗绸缎的,全都不是养蚕的人啊!”


语文老师说:此诗通过写一位养蚕妇女进城所见和由此引起的悲伤,控拆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性:罗绮者与养蚕人一个不劳而获,一个劳而不获。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可是这种劳而不获、获而不劳的不合理现象,普遍而且大量地存在着,甚至今天也一样,有过之而无不及。


无独有偶,在过去数百年后的英国,有个名叫伯纳德·曼德维尔的人,也发现了人类社会不劳而获的秘密。


他是一位不开业的医生,出生于18世纪的荷兰,一生在伦敦度过。常常开怀痛饮几杯,他有不好的名声可能也来自于此。他是靠酿酒老板和啤酒商人的施舍度日,因为这位精力过剩医生常常在报上发表一些饮酒有利健康和为酒精饮料辩护的文章。


他除了为自己的最爱——“杯中物”辩护之外,伯纳德·曼德维尔也为自己的“不劳而获”辩护。


从1705年开始,曼德维尔医生匿名发表了《抱怨的蜂巢或骗子变成老实人》的诗词小册子,但当时并未引起关注。1714年,他又将这首诗加上长篇推论,并把名称改为《蜜蜂寓言:个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重新发表。1723年他第三次出版,并加上“社会性质之探讨”这样震撼的副标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报刊上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法院认为该书“有害社会秩序”。


在诗中,曼德维尔用蜂巢暗指18世纪的英国,这个正在迈向空前繁荣的社会。这类社会的繁荣,只是由于其中泛滥着无数恶习、荒唐和犯罪。并且有数百万人“命中注定要挥镰刀、抡锄头,干着繁重的劳动,为了糊口,那些不幸的人们每天在消耗自己的精力和体力”。然而他们能获得这份工作,也只是有钱人贪图骄奢淫逸的生活。有钱人为了赶时髦,满足虚荣心和一些异想天开的念头,不惜花费大量金钱去购买产品。在这类社会中,骄奢给上百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嫉妒和虚荣激发起勤奋之风。而嫉妒和虚荣的产生,是因为衣、食、住的花样翻新,这一奇怪的可笑恶习竟成了推动商业最重要的力量。


但是,蜜蜂们却在蜂巢里嗡嗡抱怨风行的恶习。有一天,天神为这些不断的抱怨所感动,将所有的恶习都赶跑,所有的蜜蜂都变得尽善尽美,节约代替了浪费,奢侈消失了,超出正常需求的一切消费停止了,寄生性的职业取消了……总之,人类社会生活正常而健康的原则获得了胜利。但是却发现“事情完全今不如昔,不单那挥金如土的阔佬不复存在,那些向他们出卖劳力的穷人,如今也不知去向。现在到处都异口同声:没有销路,没有工作……所有工程一不子全部停止,手工业者接不到订货,艺术家、木工、石匠也都失业,也都无法活不去”。


“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这是该书的副标题,同时也是整本书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意思是:浪费是“私人的恶德”,但其后果可以刺激经济,成为“公众的利益”。这与传统的道德观背道而驰且相去甚远。而在曼德维尔看来:“人心足了,社会还会发展吗?”


伯纳德·曼德维尔总是喜欢这样的“赤裸裸”。“无数的人们都在努力,满足彼此之间的虚荣与欲望,到处都充满邪恶,但整个社会却变成了天堂。在这种情况下,穷人们也过着好日子。”曼德维尔借助蜜蜂的寓言无非想证明这样一些道理: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普遍幸福,是顺应人的利己本性才能得到实现,即主观利己,客观利他。在曼德维尔看来,如果没有人的利己心和由此产生的各种行为,要想建成一个繁荣的社会,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空想,其结果只能造成对人性的摧残和对美好事物的毁灭。

0

评论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7]
我的日志[7]